当前位置: 觉悟网 > 人物 > 汉传佛教人物 > 真禅法师 > 正文内容

惠能的三种法门--曹溪禅之一

真禅法师  发表时间:2020-12-18   作者: 真禅法师  来源: 网络  点击:    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
  惠能的三种法门--曹溪禅之一
  三无漏学是佛修道的根本法门,千经万论,各家各派,横说竖说,都离不开这三条原则。
  对三无漏学的理解,惠能有大乘法门、顿入法门和最上乘法门三个不同的层次,人们将其譬作三层楼。
  五祖门下的神秀和惠能各统治半壁江山,北方神秀深受武则天的崇敬,满朝官吏以及京城士庶对其顶礼者,不可胜数。唐中宗说:“神秀禅师,身长八尺,庞眉秀目,威德巍巍,乃是王霸之器”。对其赞誉之情,溢于言表,因此他的弟子为了拾高神秀的地位,时常说些贬低惠能的话:“南方的那个目不识丁的惠能懂得什么,居然也在弘扬佛法,实在可笑”。神秀听到这些不利于团结的话,立即告诫门下的人说:“惠能禅师已得无师智,深悟上乘法门。我自愧不如他,否则五祖弘忍大师,为什么要把衣鉢传给他呢?我现住京师,虚受国家的恩典,自恨没有机会去亲近他。希望你们不要老是留在我这裹,如能到曹溪,亲近惠能禅师,  一定收获不小”。说明神秀的胸襟是何等的宽广。
  一、大乘共学法门
  志诚是神秀门下一位聪慧多智的人,听了神秀的话,来到曹溪,拜见惠能,说明来意。惠能十分欢喜地问道:“听说神秀禅师,以戒定慧法,教示学者。请告诉我他是怎麽说的?”志诚回答:“神秀大师说:‘诸恶莫作名为戒,众善奉行名为慧,自净其意名为定。’”神秀禅酣是引用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的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的大乘共学来说明三学的。
  二诸恶莫作名为戒:严净昆尼,是佛教徒的根本。不论出家在家,男众女众,都有不同的戒行要求。这里说的“诸恶”,是指凡是与无明烦恼相应的身口意三业活动,都是戒行不清净。从凡夫到果位的菩萨,都应防止无明烦恼的生起,称为持戒。正如神秀禅师所说的“时时勤拂拭,勿使染尘埃”。即使在思想上染上一点尘埃,也是犯成的。
  小乘戒重于身口二业的行为,大乘戒重于思想的净化。只要一念与烦恼相应,便是戒行不清净,何况形于身口二业的实际恶行。
  二、众善奉行名为慧:行善以利益众生为先决条件。做一切事,修一切法,不是为了利益众生,那只是人天善法,或小乘出此善法,称为浅善、小善。惟有大乘菩萨的一言一行,无一念不是为了利益众生,才是深善,大善。利益众生的菩萨行,是基于慈悲心的流露。真正的慈悲,是来自于净慧。智慧的功能,能断除烦恼,去除执著。在实践上断除一分烦恼,便显现一分智慧;多一分智慧,就增长一分慈悲心。神秀禅师说的“众善奉行名为慧”,是说菩提心与慈悲心相互依赖的关系。
  三、自净其意名为定:四祖道信大师在久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移中说十常观攀缘、觉缘,妄识、思想、杂念,乱心不起,即得粗住。若得住心,更无缘虑,即随分寂定,亦得随分息诸烦恼”。是指从意念上,用观行,止乱心,得住心。住心的功用渐增,定力渐强,意识的烦恼,也就渐渐息灭了。
  引用《七佛通诫偈》为禅语的,不仅神秀一人,牛头系的鸟巢道林禅师答白居易问“什么是佛法大意”时就说是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。白居易听到这两句老僧常谈的话,大失昕望地说:三一岁孩儿也道得”。道林禅师答曰:“三岁孩儿虽道得,八十老翁行不得”。白居易始感到自己有慢法的行为,作礼而去。说明道林与神秀等人都是以大乘共学来弘扬佛法,接引群机的。
  二、大乘顿入法门
  惠能听了志诚的介绍说:“神秀禅师说·的戒定慧,实在不可思议。不过,我所见的戒定慧,与此有别”。志诚问:“戒定慧是佛法的三无漏学,只有一样,岂会别有不同,”。惠能答:“神秀禅师说的戒定慧,是接引大乘的,而我说的戒定慧,是接引最上乘的。”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八记载:神秀问惠能:“戒为何物?定从何修?慧因何起?”惠能答曰:“定则定其心,将戒戒其行,性中常慧照。”惠能对三学排列的顺序,足以定为首,只要在定上有了功夫,便不愁戒行不净。实际上戒律除了杀、盗、淫、妄四根本戒不可动摇以外,其它条文,都有因时因地而异的争论。所以百丈怀海禅师,创建丛林规则时,对于印度传到中国的大小乘戒律细则,并不重视。唯立僧堂坐禅,树法堂表法。惠能定学的具体内容:若能不见有无之心,才是大定(见《坛经》)。即是“万法具备,一切不染,离诸洽相,一无所得”。(见《坛经》)所谓“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。”
  三、最上乘法门
  曹溪禅的特色,是令人直从般若行起修,惠能说:“前念著境即烦恼,後念离境即菩提。”“摩诃般若波罗密,最尊最上最第一。无住无往亦无来,三世诸佛从中出。”“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。”惠能叫人修一行三昧。其修法是“但行直心,於一切法,无有执著。”“常离於境,不於境上生心。”这种三昧,是定慧统一的般若行。所以惠能说:“定是慧体,慧是定用,即慧之时定在慧,即定之时慧在定,若韶此义,即是定慧等学:以上引文俱见《坛经》)。因为惠能以慧为定,定在慧中,故主张不离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,行一直心,自利利他,作大修行。毋需“住静观心气毋需“先求入定”,是名为最上乘禅。惠能对三学下的定义:
  “心地无非自性戒,心地不碍自性慧,心地无乱自性定”。
  惠能说的“自性”,即是心体。这个心体,虽是无念、无相、无住,都能兴起广度众生的慈悲心,所以又称心地。心地清净无染,也无是非,便是戒行清净,故称为自性戒。心地离一切境,无有挂碍,得大自在,此即智慧现前,故称为自性慧。心地于一切境,不着有无、染净·生减、断常、  一异、去来等相,是即离一切乱相的自性定。依此而修明心见性,直不承当,是名最上乘法门,惠能大师开示的三种法门,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大乘根机,但旨在第三种最上乘法门。在这裹我愿诸上座,不要辜负惠能大师的一片苦心,齐登第三层楼,俯瞰四方,满目春色,无限风光。
  一九八八年三月四日
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,欢迎指正,以利弘法,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。挑错|打印
精华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