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觉悟网 > 入门专题 > 佛教对联 > 正文内容

佛教对联旧作500幅(6)修行法门与修证阶位对联

佛教对联  时间:2021-05-10   作者: 觉悟佛教网  来源: 网络  点击:    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

二. 修 行 法 门 与 修 证 阶 位

智灯驱黑

慧镜照空(题般若波罗蜜)

注1:般若波罗蜜:又作智慧波罗蜜,梵语prajna-paramita的音译,意译作智慧度、智度。六波罗蜜之一,意为最高的空之智慧的完成。
注2:慧镜:大智慧犹如明镜,可明照万物,故以镜比喻智慧之照用,称慧镜。<<中阿含经>>卷54云:"云何比丘圣智慧镜?我慢已尽已知,拔绝根本,打破不复当生,如是比丘圣智慧镜"。

微言大义
正法妙心(题禅宗)

注1:禅宗:亦称"佛心宗",或称"宗门"。 属大乘宗派。据禅宗相传,释迦当年以心传心,以心印付嘱摩诃迦叶,代代相传,至28代菩提达摩,于梁武帝时来中国,开中华禅宗,被尊为初祖。 达摩付法于二祖慧可,传至五祖弘忍门下,分成两系:慧能一系形成"南宗",神秀一系形成"北宗",南宗传承颇盛,有"一花开五叶","五家七宗"之称。自中唐以来,禅宗逐渐成为汉地佛教的主流,并传至韩国,日本。 禅宗认为一切众生本具佛性,只因妄念而遮蔽不显,若于当下顿除妄念,则可明见自心佛性。其修行方法强调"不立文字",所谓"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"。注2:关于禅宗的渊源,有拈花微笑一则公案:世尊在灵山会上,拈花示众,是时众皆默然,惟迦叶破颜微笑。世尊曰,吾有正法眼藏,涅 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此公案虽于经典无据,但世人多引此为征。正法妙心,"正法眼藏,涅 妙心"的略称,指如来的甚深微妙的内证之法。此乃言说不能表达,只能
以心传心的妙法。

辨魔法要
修道指南(题<<楞严经>>)

注:<<楞严经>>:全称<<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>>。经中开示首楞严三昧之义理与修习方法。涉及诸趣因果,菩萨行位,定中魔事等问题。此经流传颇广,尤受禅宗与净土宗的重视。

九因一果
六度万行

注1:九因一果:在十法界(即凡圣可能存在的十种迷悟界域:地狱,饿鬼,畜牲,阿修罗,人,天,声闻,缘觉,菩萨,佛)中,以前面九界为因,最后之佛界为果;即只有佛果才是最终目的。
注2:六度:即六波罗蜜;指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: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般若。
注3:万行: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、口、意所作之诸多善行。


示真实相
开方便门(题<<妙法莲华经>>)

注:<<妙法莲华经>>:简称<<法华经>>,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。妙法,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;莲华,喻经典之完美无瑕。此经称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的本怀在开示悟入
佛之知见;三乘终归于一佛乘;一切众生与佛法结缘者皆可成佛;佛常住不灭;观世音等菩萨有利益济度众生的功德。经中之 <<法师品>>云:"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
皆属此经。此经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"。

闻声悟道
见色明心(集句)

注1:云门宗祖师文偃禅师垂示彻悟者无差别一如之境界时,曰:"闻声悟道,见色明心。 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胡饼,放下手却是馒头"。后人称之为"云门声色"。又作"见色闻声"。
注2:闻声悟道:指香严智闲由耳闻击竹之声而开悟之公案。<<五灯会元> >卷9载:香严虽"识性聪敏",然而参禅却不得力,久未开悟。一日芟草,偶抛瓦砾,"击竹有声,忽然省悟"。作偈云:"一击忘所,更不假修持"。
注3:见色明心:指灵云志勤从乍见桃花而悟道之公案。<<五灯会元> >卷4载:灵云久参未悟。后因见桃花而悟道,作偈云:" 三十年来寻剑客,几回落叶又抽枝,自从一见桃花后,直至如今更不疑"。

真参实学
顿悟渐修

注1:真参实学:即真参实悟。 禅宗谓参禅不能凭知解为是,而重在行履工用,须定慧双修,所谓"参要真参,悟要实悟"。实学:(1)禅宗以为,不经观念与理论,而直下显露本心本性的禅法,是实学,即所谓"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"。(2)现多泛指踏实而有根底的学问。
注2:顿悟渐修:顿悟,即快速直入究极之觉悟;渐修,即依顺序渐次修习,经由不同的阶段,渐次进入较高境地。所谓"顿悟渐修",即指悟后起修。
注3:<<楞严经> >云:"理须顿悟,乘悟并销。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"。<<六祖坛经>>云:"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"。

安心唯忍
得道在勤

注1:忍:即忍辱、忍耐、忍可、安忍等意。谓忍受身心内外之荣辱恼害,心能安住于真理而不动,以成就道业。
注2:<<八念经>>云:"道从精勤,非懈怠得"。

历缘调意
对境观心

注1:天台宗修习止观的方法之一为"历缘对境修"。 缘,即行、住、坐、卧、作、言语等六种缘;境,即色、 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尘境。历缘对境修止观,即于日常一切活动及尘境中,常修止(定)、观(慧),则能通达一切佛法。
注2:调意:即调伏意念上的种种恶的倾向。<<景德录> >载:禅宗二祖慧可晚年,付衣钵后,"遂韬光混迹,变易仪相,或入诸酒肆,或过于屠门,或习街谈,或随厮役,人问之
曰:师是道人,何故如是?师曰:"我自调心,何关汝事?"
注3:观心:谓观照己心以明心之本性。 观心是中国佛教特别是天台宗的重要修行法。天台圆教的观心,认为应就当前的一念心作正观,观这一念妄心当体即假、即空、
即中,而为一心三观。这种观心法,又叫圆观。<<心地观经>>云:"三界之中,以心为主,能观心者,究竟解脱,不能观者,永处缠缚"。

身为苦本
信是道元

注1:<<法句经>>云:"天下之苦,莫过有身。饥渴寒热,嗔恚惊怖,色欲怨祸,皆由于身。夫身者,众苦之本,祸患之元"。又云:"苦无过身,乐无过灭"。
注2:<<华严经>>卷14云:"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法"。

莫争不急
但念无常

注1:<<无量寿经>>云:"世人共争不急之务"。
注2:<<法句经>>云:"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!"

一心学道
万事随缘

玄机不变
大用随缘

注:禅林有"大机大用"之说。 所谓"大机大用",意指具有极大之作用。与"格外玄机"(指大悟之人超越分别情虑之玄妙机用) 同义。分别说,则大机明示宗旨之境界,大用则是接化学人之方法。

菩提无得
般若照空(题<<心经>>)

注1:<<心经>>:全称<<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>>,略称<<心经>>或<<般若心经>>。200余字。"心"喻核心、纲要、精华。被认为是<<般若经> >的提要。经中称观自在菩萨为舍利子说五蕴皆空,观诸法空相,以无所得而证无上菩提。 由于此经短小精要,在佛教界广为传诵。 又,金刚般若:即以金刚之性,至坚至利,喻般若空慧,能断众生难断之惑,故称金刚般若。
注2:<<心经>>云:"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"。又云:"无智亦无得"。


咒心除苦
法眼照空(题<<心经>>)

注:咒心:即诸咒之精要。据<<楞严经>>载,佛曾以楞严咒为咒心。另,<<心经>>之
咒,亦可称为咒心。<<心经>>云:"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
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"。

入流亡所
登岸舍舟

注1:入流亡所:乃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时所经的一种境界。 所谓"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"。 入流,指入法性之流,回归于法界本体;亡所,指心念空灵,清明通达,无客观之境。或者说入于能闻的自性之流,忘去所闻的声音之相。
注2:登岸舍舟:指既至涅 彼岸,正法亦当舍去。佛所说一切法,称筏喻之法,修道人不可执着于法。所谓"过河须用筏,到岸不需舟"。<<金刚经>>云:"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,......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"。


悬崖撒手
明月回头

注1:古德云:"欲明此事,必须大死一番始得"。又云:"悬崖撒手,自肯承当。绝后再苏,欺君不得"。
注2:憨山有诗偈云:"荆棘丛中下足易,月明帘下转身难。"

醍醐灌顶
楞伽印心

注1:<<大般涅 经>>以五味喻佛法,其中,以醍醐喻<<法华>>、<<涅 >>等经。天台宗则以五味喻五时教:华严时如乳,阿含时如酪,方等时如生酥,般若时如熟酥,法华
时如醍醐。所谓"醍醐灌顶",比喻佛法能使人得到智慧,或使人感到清凉舒适。
注2:<<楞伽经>>是佛教的重要经典,禅宗在达摩传法之初期,直至五祖弘忍之前,常用<<楞伽经>>来验证学人是否开悟,即所谓"楞伽印心"。

万缘放下
一念不生

注:一念不生:一念妄心不生起的境界;这种超越种种念虑的境界,即佛的境界。<<华严经疏> >卷2云:"顿教者,但一念不生,即名为佛"。<<释氏稽古略>>卷3云:"若一念不生,则前后际断,照体独立,物我皆如"。

羚羊挂角
飞鸟空巢

注:羚羊挂角:传说羚羊夜眠,角挂于树枝,足不着地,猎人无迹可寻。 禅宗用语。比喻启发学人悟禅,不凭借语言文字;亦比喻大悟之人泯绝迷悟之痕迹。<<景德传灯录>>卷16云:"我若东道西道,汝则寻言逐句;我若羚羊挂角,汝向什么处扪模!"

语无伦次
心有灵犀

宽容一切
善待人生

欲求无上道
要发菩提心

注1:无上道: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。 盖如来所得之道,无有出其上者,故称无上道。与无上正等觉、无上菩提同义。
注2:菩提心:梵语bodhi-citta,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又作无上道心等。即求无上菩提之心。 菩提心,乃一切正愿之始、菩提之根本、诸佛之种子。发起此心勤行精进,当得速成无上菩提。
注3:<<华严经>>卷78云:"欲学如来一切智道,当先安住菩提之心,然后修行一切佛法"。又云:"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则已出生无量功德,普能摄取一切智道"。

路滑亦须去
砖粗不必磨

注1:<<景德传灯录> >卷6载:" 邓隐峰辞师(道一),师云:`什么处去?'对云:`石头去'。师云:`石头路滑!'对云:`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'。便去。才到石头,即绕禅床一匝,
振锡一声,问:`是何宗旨?'石头云:`苍天!苍天!'隐峰无语,却回,举似于师。师云:`汝更去,见他道苍天,汝便嘘嘘'。隐峰又去石头,一依前,问:`是何宗旨?'石头乃`嘘嘘!'隐峰又无语。归来,师云:`向汝道,石头路滑!'"
注2:<<五灯会元>>卷5载:"师(行思)曰:`子何方来?'(希)迁曰:`曹溪'。师曰:`将得什么来?'曰:`未到曹溪亦不失'。师曰:`若恁么,用去曹溪作什么?'曰:`若不到曹溪,
争知不失?'"
注1:<<景德传灯录>>卷5载:"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,常日坐禅。师(怀让)知是法器,往问曰:`大德坐禅图什么?'一曰:`图作佛'。 师乃取一砖,于彼庵前石上磨。
一曰:`师作什么?'师曰:`磨作镜'。一曰:`磨砖岂得成镜耶?'师曰:`磨砖既不成镜,坐禅岂得成佛耶?'一曰:`如何即是?'师曰:`如人驾车,不行,打车即是,打牛即是?'一无
对。师又曰:`汝学坐禅,为学坐佛?若学坐禅,,禅非坐卧;若学坐佛,佛非定相。于无住法不应取舍,汝若坐佛即是杀佛,若执坐相非达其理'。一闻示诲,如饮醍醐"。

观心非滞有
离欲不沉空

注:沉空:即沉空滞寂;沉溺于空寂之境,不复留意教化众生之事。大乘时常批评小乘为沉空守寂,远离世间,作自了汉。

解空心不起
著相障难除

注1:著相:指执著于事物的形相,以为有实在性。
注2:忏悔业障有三种方法,即作法忏悔,取相忏悔,无相忏悔。无相忏悔,又称无生忏悔。指体会罪过本空,无相无生,由此消除罪障。<<放生仪> >云:"罪性本空由心造,心若灭时罪亦亡,罪亡心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"。

离相不沾垢
无言乃入门

注:离相:远离种种相对相,指涅 的绝对境界。小乘即强调这种境界。

一心常忍辱
万事且随缘(题忍辱波罗蜜)

注1:忍辱波罗蜜:梵语ksanti-paramita,又作孱提波罗蜜,六波罗蜜之一。即忍受各种侮辱迫害,能对治嗔恚,使心安住。
注2:弥勒菩萨偈云:"老衲穿破袄,淡饭腹中饱。袄破好遮寒,万事随缘了。有人骂老衲,老衲只说好。有人打老衲,老衲自睡倒。涕唾在面上,随他自干了。我也省力气,他也无烦恼。者样波罗蜜,便是妙中宝。若知者消息,何愁不了道"。

对境观无我
存心念有情

注:有情:梵文sattva,旧译作众生。指有情识之生存者。与无情(指无情识之草木及山河大地等)对说。

道非禅莫入
佛无定不成(题禅定波罗蜜)

注1:禅:又作禅那,梵文dhyana之音译,意译静虑、 思惟修等。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,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的状态。 禅及其他诸定,泛称禅定。禅定波罗蜜,又作禅波罗蜜、禅那波罗蜜,六波罗蜜之一。
注2:定:梵文samadhi,音译作三昧、 三摩地、三摩提。意译作等持、定、正定。指将心安住于一处或一境,而达于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一种凝然寂静之状态。

亲近善知识
远离恶怨人
注1:<<华严经> >云:"十方如来,皆以亲近善知识故,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"。
又云:"亲近供养诸善知识,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,是故于此勿生疲厌"。
注2:恶怨人:即恶人。 这种恶人对菩萨怒目相向,只想找菩萨的缺点,而不愿见菩
萨的德性。

有求难入道
无禁莫抓蛇
注:<<阿犁吒经> >谓:不先禁制(以杖压蛇头等)而捉毒蛇,则被蛇咬死。比喻无观
智而漫谈空理,恣纵五欲,将受大苦报。<<止观辅行传弘决> >卷2云:"邪空之人滥称大
乘,入恶无观,故以无禁捉蛇喻之"。

安心生净土
破相入重玄
注1:安心:将心安住于一处,达到安定不动的境界。禅宗菩提达摩开其初; 天台宗
亦有安心之法,即止息心之散乱,观照自性清净,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;净土宗善导亦提
出安心之说,认为安心是往生净土必备的条件之一。此安心即指<<观无量寿经> >所说
的至诚心、深心、迥向发愿心等三心。若具足此三心,必可往生净土。
注2:破相:亦即无相。破相宗(又作无相宗,即三论宗)认为凡圣染净之法一切皆空,
本无所有,故以八不中道、无所得等破一切法相。又,破相三昧(无相三昧) ,为菩萨之
百八三昧之一,菩萨住此三昧,观一切法如梦如幻,无可执着,而不见一切法相, 亦不见
诸三昧之相。
注3:入重玄:又作入重玄门。<<璎珞经>>等谓十地菩萨在成佛之前,于等觉位再度
重返人间,修习自无始凡夫以来所作之事,令其一一契合真如而成就玄妙。 已极玄理,
重修凡事,故名重玄。

离爱无忧怖
悟空等怨亲
注1:<<四十二章经>>云:" 佛言: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,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?"
<<法句经>>亦云:"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"。
注2:等怨亲:即怨亲平等,亦作冤亲平等。谓以大慈悲为本,于怨敌心无憎恨;于所
爱亦无执着,而以平等之心接待众人。

爱生憎亦起
乐至苦相随

无爱亦无怖
有情必有忧

净土三根普度
莲台九品同登(题净土宗)
注1:净土宗:亦称净宗、莲宗, 在日本,又称真宗或净土真宗。大乘佛教宗派。信
仰阿弥陀佛的本愿,而称诵其名,以求藉阿弥陀佛本愿之力往生极乐净土。净土宗源于
东晋时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,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。 净土宗尊慧远、善导、承远、
法照、少康、延寿、省常、 宏、智旭、行策、实贤、际醒、印光为十三祖。十三祖
之间并无传承关系,大都因弘扬净土法门之贡献而为后人所推崇。 天台、华严、真言
诸宗,也多兼修念佛往生之净土法门。 <<佛说阿弥陀经>>、<<无量寿经>>、<<观无量
寿经>>、<<往生论>>被称为净土宗三经一论。
注2:三根:指上、中、下三种不同的宗教素质。净土宗称净土法门三根普被,利钝
兼收。 印光大师曰:"净土法门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上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,不能超
出其外,下则五逆十恶、阿鼻种姓,亦可预入其中"。
注3:莲台:指佛菩萨所坐的莲花的台座,又称莲花台、莲花座、莲座。九品: 往生
注4:九品: 往生极乐净土者,依其自身的罪业与修行的不同分成九个等级,即在上
中下三品位中,每一品位再分上中下三等,得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共九品。净土宗有九
品莲台之说,谓行者临命终时,圣众持莲台来迎,行者乘此莲台,花合至净土,花开即身
相具足。因往生者品位有九等,则莲台亦有九品之别。

十念往生净土
一心归命弥陀(题"十念往生")
注1:十念往生:净土宗有"十念往生"之说,认为五逆之罪人,临终时若依善知识之
教导,称念十声"南无阿弥陀佛"(即"十念念佛"),即可往生极乐净土。
注2:一心归命:指专注一心,归向佛陀教法。天亲<<净土论> >云:"世尊!我一心归
命,尽十方无碍光如来,愿生安乐国"。

修道不轻小法
度生当发大心
注:小法:小乘的教法。此种教法注重自利,以自求出离为目标。

非器莫言妙法
有心难度众生
注1:非器:指不堪受持佛法的根机,不堪为法器、道器的质素;或指非大乘根器者。
注2:<<宝积经>>云:"非器众生说甚深法,是菩萨谬"。又,<<大智度论>>云:"听者
端视如渴饮,一心入于语义中,踊跃闻法心欢喜,如是之人可为说"。
注3:<<指月录>>卷6载南阳慧忠禅师云: "无心可用,即得成佛"。又云:"无心是真
度生,若见有生可度,即是有心,宛然生灭"。 又,据说吕纯阳曾感叹道:"众生好度人难
度,宁度众生不度人",谓人心尤其险恶刚强,难以教化。

说诚实无欺语
著柔和忍辱衣
注:<<法华经.法师品>>云:"如来衣者,柔和忍辱心是"。

出世当离邪见
随缘不昧真心

调伏妄心不易
弘扬正法更难
注:古德云:"悟道容易修道难,修道容易成道难,成道容易弘法难"。

当使善行常起
务求恶业不生(题四正断)
注:四正断,又作四正勤。<<佛说法集名数经> >云:"云何四正断?所谓未生不善法
不令生,已生不善法令正断,未生善法令发生,已生善法令增长"。

修道犹行泥淖
调心如履薄冰
注1:<<四十二章经> >云:"佛言:夫为道,如牛负重,行深泥中,疲极不敢左右顾视,
出离淤泥,乃可苏息。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,直心念道,可免苦矣。"
注2:佛教有"心猿意马"之说,喻妄心攀缘变动不息,须时时惕厉以御之。又,<<诗.
小雅>>云:"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"。

以果毅心求道
从平常处参禅

无证忌言空教
不修莫读心经
注:空教:关于无自性、一切皆空的教法。特别指般若经典、<<成实论>>、三论宗
等的教法。

四句皆为戏论
百非总是乱心
注1:四句百非:四句,通常指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四句;百非,则指种种之
否定。 四句百非均为基于一切判断与议论之立场而设立的假名概念,然而佛教之究竟
宗旨乃在于超越于此等假名概念而达于言亡虑绝之境界。故禅林盛传"离四句,绝百非"
之言。
注2:戏论:即违背真理、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。<<佛遗教经> >云:"汝等
比丘,种种戏论,其心则乱。虽复出家,犹未得脱。是故比丘,当急舍离乱心戏论。若汝
欲得寂灭乐者,唯当善灭戏论之患,是名不戏论"。智旭<<佛遗教经解> >云:"又唯贵默
然,堕绝言见,仍属戏论。 知四句皆不可说,有因缘故亦可得说。说与不说,性自平等,
不作二解,不作一解,不作亦一亦二解,不作非一非二解,乃非戏论也"。
注3:乱心:又作散乱心。指众生由散乱蔽覆于心,妨碍禅定,使心不能清净安定。

学佛须除二见
做人谨记四知
注1:二见:即断见与常见。这都属于外道的邪见。断见视一切皆无常规,尤其视死
后一切皆为断灭;常见则视一切皆有恒常性,死后自我(或灵魂)永不消灭。
注2:四知:(1) 指天知、地知、旁人知、自知。据<<大明三藏法数>>卷19载:人起
善恶之念之际,已有四者知悉,即天(天神) 、地(地神)、旁人、自己。又据<<后汉书.
杨震传> >载:杨震为东莱太守时,昌邑令王密欲以重金贿赂,震拒之。王密曰:"暮夜无
知者"。 震曰:"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。何谓无知!"王密惭愧而出。后遂以"四知"
或"四知金"等表示为官清廉,洁身自好。现通常将四知称为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。
(2)指佛道修行者之四知:其一、知一切法种,而努力不令种子断绝;其二、知一切说法,
而努力如法修行;其三、知涅 正道,而努力修习不退堕;其四、知漏尽智断,即知漏尽
智能断除一切惑业,而精勤修习。(3) 指四如实知,四如实智。即由四寻思观所引发之
四种决定正智。在此联中主要指其第一种含义。

谦卦六爻皆吉
虚心万事呈祥
注1:卦:<<周易> >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,以阳爻(-)、阴爻(--)
相配合而成。每三爻合成一卦,可得八卦;两卦(六爻) 相重可得六十四卦。谦卦,是六
十四卦之一,艮上坤下。<<易.谦> >曰:"谦尊而光"。孔颖达疏:"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
大"。
注2:爻:构成卦的基本符号。分阳爻(-)、阴爻(--);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,故
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。
注3:<<了凡四训>>云:"易曰: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,
人道恶盈而好谦,是故谦之一卦,六爻皆吉"。

识得人间有佛
无须天外觅仙

若要度人先正己
但来修道莫谈玄

如法修行能入道
滞言求悟已迷津
注1:如法修行:即随顺佛之教法而修行。<<无量寿经>>卷下云:"应当信顺,如法修
行"。
注2:滞言:又作滞言滞句。 宗慧禅师曰:滞句者迷。指真如非依文字言句而妙悟,
拘泥于文字言句反易迷昧。

境转心行心转境
缘随意乐意随缘(回文)
注1:彻悟禅师曰:"心能造业,心能转业,业由心造,业由心转"。"业由心造,业随心
转。心不能转业,则为业缚。业不随心转,即能缚心"。"唯业所故感,前境来报,皆有一
定,以业能缚心故。唯心所现故,前境来报,皆无一定,以心能转业故。"
注2:佛经云:"一切法依缘,缘亦依意乐,何者发何愿,即得如是果"。

至高无上菩提道
微妙甚深方便门
注:方便门:方便,为十波罗蜜 (在六波罗蜜之外,再加上方便、愿、力、智四波罗
蜜)之一,又作善权、变谋,指巧妙地施设、安排。方便门之意有多种。(1)为了引导人
入真实之道而施设的权宜的法门。(2)菩萨趣入菩提所修的三种法门(智慧门、慈悲门
、方便门) 之一;正直为方,先人后己为便。(3)大乘菩萨道被总摄为般若门与方便门,
六度中的前五度皆属方便门。

至信起行真有佛
深心悟解本无魔
注:<<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>>卷7云:"所言降魔者,谓即诸魔心,是心即如来,
若能调伏心,无复诸魔娆,是即降魔军"。又,<<维摩诘经>>云:"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
作魔王者,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,以方便力故,教化众生,现作魔王"。

但观己过存惭愧
莫说人非息怨嗔
注:<<增一阿含经>>卷44云:"不诽谤于人,亦不观是非,但自观身行,谛观正不正"。
<<六祖坛经.般若品>>云:"世人若修道,一切尽不妨。若能观己过,与道即相当。......
若真修道者,不见世间过。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"。

每逢逆境思其益
常念恶人是我师
注:<<安士全书>>云:"过之所在,自己不知。今见不贤,方能内省,是吾师也"。

业流不住勿贪境
命运相同莫恨人
注1:业流:业力如流水,众生在其支配下流转不息。
注2:不住:即无住。 指无固定之实体;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之对象,不失其自由无
碍之作用者。亦作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,故谓"一切诸法无自性,故为无所住"。
注3:命运:佛教本无命运之词,仅有宿业之说。 众生受宿世业力支配而不得自在,
此与命运之义近似。 但佛教认为人类有自由意志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心力转变业力。
又,佛教认为,因果报应是普遍的规律,众生皆受其支配;并且认为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
性上,众生平等无二。

顺境违缘多念佛
私情俗务少求人

身处恶缘唯念佛
面临染法即调心
注:染法:染污法之略称。指与无明相应,而能染污善心、净心之法,即有罪、有覆
之法,故为智者所诃。

外忍恶缘心不动
内调嗔念语无争
注1:<<法句经> >云:"不怒如地,不动如山。真人无垢,生死世绝"。<<华严经>>卷
18云:"悉能忍受一切诸恶,于诸众生其心平等,无有动摇,譬如大地能持一切,是则能净
忍波罗蜜"。又云:"其心不动,犹如山王"。
注2:<<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> >云:"譬如醉象难可禁制,应以铁钩而调伏之。嗔心
醉象,亦复如是,以忍辱钩而制伏之,令其调伏,名为安忍波罗蜜多"。<<法句经> >云:"
胜则生怨,负则自鄙,去胜负心,无争自安"。

口净心清持戒律
神融气泰具威仪(题持戒波罗蜜)
注1:持戒波罗蜜:梵语sila-paramita,又作尸羼波罗蜜,六波罗蜜之一。谓守持戒
律,并常自省,以对治恶业,使身心清凉。
注2:神融气泰:精神融和,气息通泰。

慧根清净而离欲
戒德精严以定心

护惜浮囊而远渡
调驯烈马以长驱
注1:<<涅 经.圣行品>>云:"菩萨持禁戒亦复如是:如彼渡人护惜渡囊"。谓菩萨奉
持禁戒,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,惟恐命丧,丝毫不敢松懈。
注2:<<弥沙塞五分戒本>>云:"心马驰恶道,放逸难禁制,佛说切戒行,亦如利辔勒"。

劝君莫发无明火
缘此能烧功德林
注:<<佛遗教经> >云:"当知嗔火,甚于猛火,常当防护,无令得入。劫功德贼,无过
嗔恚"。又,寒山有诗偈云:"嗔是心中火,能烧功德林。欲行菩萨道,忍辱护真心"。

恒沙劫里叹堪忍
五浊世间求出离

大行绝俗忘荣辱
至道无情空是非
注:<<指月录> >载李遵勖居士有偈云:"学道须是铁汉,著手心头便判,直取无上菩
提,一切是非莫管"。

在欲行禅除不净
明心见性悟无生
注:<<维摩诘经.佛道品>>云:"火中生莲花,是可谓希有;在欲而行禅,希有亦如是"
。又,永嘉禅师曰:"在欲行禅知见力,火中生莲终不坏"。

虎溪三笑传佳话
大道同源归妙门
注1:虎溪三笑:东晋慧远法师居庐山东林寺,寺前有虎溪,平时送客不过溪桥。 值
诗人陶渊明、 道士陆修静来访,慧远送二人,与语相投,不觉过桥,而虎吼不已,三人因
相与大笑。后人依此绘虎溪三笑图,以寓儒释道三教和谐之意。
注2:妙门:指入于涅 之法门。天台宗有六妙门之说。
注3:列子云:"东方有圣人,西方有圣人,此心同,此理同"。

因缘不足功来补
事理兼融用则通
注1:因缘:有多种含义。(1)指事象发生的原因。(2)指机会、机缘。(3)广义的因
缘,指一切有为法。(4)指因与缘,因,是招引结果的直接原因,缘,是辅助因而使结果生
起的间接原因。或者说,因是内在的原因,即亲因;缘是外在的原因,即疏缘。(5) 因之
缘,即主要的原因之意。(6)依存,依于其他的东西;与缘起意思相近。
注2:功用:(1) 指菩萨本着大悲以假化物,济度众生。(2)指功用地,初地至七地菩
萨之阶位,虽已证得真如,犹须加行用功,故称功用地。(3)指功与用。功,有多种含义,
其一指修行;其二指修行的内容,修行的体验;其三指修行的效果,相当于功夫;其四即
功德之略称,利益或功能福德之意。用,有两方面含义,其一指目的、理由;其二即作用
用、功能之意,相对于"体"而言。

知己所长明己短
劝人行善隐人私
注:<<优婆塞戒经>>云:"见人离散,便搓合之。隐恶扬善,不道他人之耻,亦莫闻他
人之秘"。

于毁誉心无增减
视贤愚意不等分
注1:<<思益梵天所问经>>云:"于毁于誉,心无增减。闻善闻恶,心无分别。于诸愚
智,等以悲心。于上中下众生之类,意常平等。于轻毁供养,心无有二。于他阙失,不见
其过。见种种乘,皆是一乘。闻三恶道,亦勿惊畏。于诸菩萨,生如来想。佛出五浊,生
希有想。梵天,汝当以此十法,游彼世界"。
注2:等分:比较分别。

当勤精进践弘誓
愿乐多闻证妙心(题精进波罗蜜)
注:精进波罗蜜:梵语virya-paramita(毗犁耶波罗蜜)的音译,意译精进度。 六波
罗蜜之一。指精勤不懈地修行进步,或努力完成之意。<<法句经> >卷上云:"若人寿百
岁,懈怠不精进,不如生一日,勉力行精进"。

龙女须臾成佛道
善财渐次入玄门(题顿证与渐修)
注1:顿证:疾速获得正果,证得菩提,称顿证菩提、速证菩提或顿证佛果。
注2:渐修:渐次修习;通过不同的阶段,渐次由较低境地进入较高境地。
注3:龙女成佛:<<法华经.提婆达多品> >载:文殊师利言,娑竭罗龙王之女,年始八
岁,智慧利根,了达诸法,于刹那顷发菩提心,得不退转。而智积菩萨不信此女能于须臾
顷,便成正觉。言论未讫,龙女忽现于前,以一宝珠献佛。又忽然间变成男子,具菩萨行,
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。
注4:玄门:指玄妙之法门、 深奥之妙理。 亦为佛法的总称,又作佛门、空门、真
门。<<华严经.入法界品> >载:善财童子渐次游行,历一百一十余城,经五十三参,最终
证入法界之理,称入法界。法界,指诸法本真之理,为诸佛所证之境界。入玄门,即指入
法界。
注5:汉地佛寺常将善财童子和龙女作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胁侍与右胁侍。

建曼荼罗坛修法
于阿兰若处参禅
注1:曼荼罗:又作曼陀罗等,梵文mandala音译,意译坛、坛场、聚集、轮圆具足。
印度修密法时,为防止魔众侵入,而划圆形、方形之区域,或建立土坛,有时亦于其上画
佛菩萨像,称曼荼罗。认为其中充满佛菩萨,故又称为聚集、轮圆具足。
注2:修法:在密教所修之加持祈祷等法,即奉上各种供养而修护摩,依所定规则,口
唱真言,手结契印,心持念本尊,行者与本尊融为一体,以获得所期望成果之作法。密宗
修法时所用之坛称修法坛。
注3:阿兰若:梵文aranya之音译,意为山林、荒野。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之僻静场
所。 又译为远离处、寂静处、无诤处。后来,一般的寺院精舍亦称阿兰若。比丘为修
行而常居阿兰若,称阿兰若行。 又,禅宗谓禅定自初步至高度有十种阶段,称十禅。其
第三阶段为阿兰若处禅。

洗肠涤胃身清净
脱骨换胎心寂然
注:据传佛图澄时现神异,其胸口有一肉孔,以棉絮塞之,晚上看经时,拔其絮,则一
室光明如昼。有时又至水边引肠胃涤之。且以洗肠涤胃为喻,教众生忏悔罪恶,清净心
性。人称"洗肠罗汉"。后世有人谓信佛曰洗肠。据称密宗修行者亦有瑜伽洗胃法。

心驰有外实迷有
身处空中不见空
注:<<思益梵天所问经> >云:"又如一人,求索虚空,东西驰走。言:我欲得空,我欲
得空。是人但说虚空名字而不得空,于空中行而不见空"。

起心动念滞魔网
绝待超言入法门
注:绝待超言:绝待,又作绝对,即泯绝相对、 断除对立之意。一切万法从平等绝
对的立场观之,则诸法实相,自然法尔,不虚不妄,真实一际,世间本无千差万别之相对
性质。超言,即言亡虑绝、绝言离念、言语道断之意,指绝对之境界无法以言语或思虑
加以分别。

驱牛夺食婆心切
竖指吹毛禅意深(题参禅)
注1:参禅:用参究的方法以求明心见性。参究,即向内返究、觅求心性之意。禅宗
强调须参而悟,从师学禅通称为参禅。坐禅也称为参禅。
注2:临济义玄禅师云:"照用同时,驱耕夫之牛,夺饥人之食,敲骨取髓,痛下针锥。
照用不同时,有问有答,立宾立主,合水和泥,应机接物"。宗慧禅师曰:"夫善知识者,驱
耕夫之牛,夺饥人之食,方名善知识"。
注3:婆心:又作老婆心,即苦口婆心。禅宗指慈悲心肠,想方设法开导、接引学人。
注4:竖指:指唐俱胝禅师的"一指头禅"。
注5:吹毛:又称吹布毛。即唐道林禅师 (亦称鸟窠和尚)"布毛示法"之公案。<<祖
堂集>>卷3载:因侍者辞,师问:"汝去何处?"对曰:"向诸方学佛法去"。师曰:"或是佛法,
我这里亦有小许"。侍者便问:"如何是这里佛法?"师抽一茎布毛示,侍者便悟。

思暇满人身难得
念苦空世界无常
注:暇满人身:指须离开八无暇、 具足十圆满,方为难得之人身。十圆满,即:自圆
满五:(1)人中生;(2)生于中国(佛教所说的中国指印度恒河流域的摩羯陀地方,这一带
为原始佛教传播的中心。后亦借指佛法流布之地。);(3)诸根具足;(4)无宿业颠倒,易
发心;(5)正信。他圆满五:(1)佛出世;(2)说正法;(3)教法住世;(4)住法随转;(5)得遇
善知识摄受。

离贪行善即为道
息虑随缘乃入禅
注:<<金刚经> >云:"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
三藐三菩提"。亦即通常所说的"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"。

自言登圣终成妄
他说无心莫当真
注1:佛教四波罗夷之一为大妄语戒。禁止于未体得上人法时,妄说证悟之语,亦即
实际未有体验而妄言已证得宗教体验(超人间之境界)。
注2:<<楞严经>>载: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,由于色阴(或受阴、想阴、行阴、识阴)
用心交互,各有十种禅那现境出现,"众生顽迷,不自忖量,逢此因缘,迷不自识,谓言登
圣,大妄语成,堕无间狱"。
注3:无心:(1)指离妄念之真心。非谓无心识,而是指远离种种分别情识,处于不执
着、不滞碍之境界。在禅宗,这是一种重要的修行境界,表示无一切对待相。 (2)指无
心定(包括无想定与灭尽定)之意。(3)指迷失本性之心,与"乱心"义同。<<宗境录>>卷
83云:"若不起妄心,则能顺觉。所以云,无心是道"。又,同安察禅师有诗偈云:"莫道无
心便是道,无心犹隔一重关"。 又,古德云:"与人有法还同妄,执我无心总是痴"。

尚思立足慢言道
急欲藏身莫住山
注1:<<红楼梦>>第22回载:宝玉作一偈云:"你证我证,心证意证,是无有证,斯可云
证,无可云证,是立足境"。黛玉续云:"无立足境,是方干净"。
注2:<<指月录>>卷12载:夹山禅师悟道后,船子德诚嘱付道:"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
踪迹,没踪迹处莫藏身"。意指在韬光隐迹的同时,亦不能执着于空。又,永嘉玄觉禅师
云:"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,但见其山,必忘其道"。 "是以释动求静者,憎枷爱扭也。离
怨求亲者,厌栏欣笼也"。
注3:住山:指杜绝尘缘而隐居于山林之中。

解开心缚出牢狱
脱却皮囊回故乡
注:心缚:喻指妄想。妄想缠缚吾人之心,故称心缚。<<楞伽经>>卷2云:"彼相则是
过,皆从心缚生"。意即种种现象都是虚妄的,都是因为心被外境所缠缚而产生的错觉。

维摩示疾文殊问
天女散花弟子沾(题<<维摩诘所说经>>)
注1:<<维摩诘所说经>>:略称<<维摩诘经>>或<<维摩经>>,又称<<净名经>>。此经
言维摩示疾,释迦遣文殊师利等菩萨及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去维摩居室问病。 维摩与文
殊等共论佛法,贬斥小乘,宣扬大乘菩萨入世而出世的思想。阐说维摩所证的不可思议
解脱法门,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。
注2:天女散花:<<维摩经.观众生品>>云:"时维摩诘室,有一天女,见诸天人闻所说
法,便现其身,即以天华,散诸菩萨大弟子上。华至菩萨,即皆堕落;至大弟子,便著不堕"
。 "观诸菩萨华不著身者,已断一切分别想故。......结习未尽,华著身耳,结习尽者,
华不著也"。

大行卓绝似平淡
真相神奇通日常

不迷当局明究竟
把握眼前识本来
注1:究竟: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,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。
注2:本来,即本来面目。

偷心犹抱辽东豕
彻悟懒寻树上羚
注1:偷心:禅宗用语。原指偷盗之心,禅林中转指向外分别之心。
注2:辽东豕:出自<<后汉书.朱浮传> >:"往时辽东有豕,生子白头,异而献之,行至
河东,见群豕皆白,怀惭而还"。后遂以辽东豕喻孤陋寡闻,少见多怪。在此喻修行人对
现前事物尚产生是非、善恶、人我、好坏等分别取舍之心。

石头易断丝难断
猴子虽逃尾未逃
注1:古德云:"见道如破石,修道如藕丝"。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,其性虽猛利,却
易断除,譬如破石;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,其性虽钝弱,然断之反难,故以藕丝为譬喻。
注2:古德云:"透网金鳞犹滞水,猿猴化去尾难逃"。有,禅宗有公案谓:一牛穿过窗
户,牛头和牛身已过,牛尾却不能过去。

有平常心魔障少
无弘誓愿退缘多
注1:平常心:禅宗指行、住、坐、卧等四威仪之起居动作,而此四威仪乃为真实之
禅。禅宗有"平常心是道"之公案: 赵州从 问南泉普愿:"如何是道?"南泉曰:"平常心
是道"。赵州问:"还可趣向否?"南泉曰:"拟向即乖!"赵州问:"不拟争知是道?"南泉曰:
"道不属知,不属不知;知是妄觉,不知是无记。若直达不疑之道,犹如太虚廓然洞豁,岂
可强是非也!"赵州乃于言下悟理。
注2:<<传灯录>>卷28载道一禅师语:"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谓平常心?无
造作、无是非、无取舍、无断常、无凡圣,只如令行住坐卧,应机接物尽是道"。
注3:魔障:即障害佛道及修行善法的魔事或魔众。
注4:退缘:即妨碍佛道之修行,或使修行者行位退转之缘。
注5:<<梵网经>> 所说大乘菩萨之四十八轻戒中,有不发大誓戒。谓初学菩萨心意
较弱,宜须防范,故须发十大愿,以期戒行清净。若不发十大愿,则犯此戒。此十大愿为:
(1) 愿度一切众生;(2)远离一切烦恼;(3)除灭相续习气;(4)于一切佛法无疑惑处;(5)
救除众生之一切苦聚;(6)愿众生离三途八难;(7)归依亲侍一切诸佛;(8)愿学菩萨之一
切戒行;(9)升于空中示现毛端无量佛事;(10)以大法鼓击动一切佛刹,众生闻者随机速
入无余涅 。

历事炼心真境界
闻经生信大因缘
注:<<金刚经> >云:"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持戒修福者,于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
为实。当知是人,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,而种善根。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。"

难言我法世尊笑
深解是经长老悲
注1:<<大智度论>>载:笑有各种因缘,有时看见甚难之事也会笑。释迦牟尼佛虽有
八万种法,但他要使人进入诸法实相里,而又不执着,就象身背干草经过火海连一片叶
也没有烧着一样,非常不容易。由此因缘,佛笑了起来。
注2:<<金刚经>>云:长老须菩提"闻说是经,深解义趣,涕泪悲泣"。这里的"悲",指
闻法悟道时喜极而悲、悲喜交集的感受。

大无心人常混俗
真悟道者不留痕
注1:大无心人:即无心道人。指对一切无想、无念、无所求之修行者。 <<传法心
要>>云:"供养十方诸佛,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。何故?无心者,无一切心也"。
注2:混俗:即混俗和光、和光同尘之意。语出老子"和其光,同其尘"。意为与尘俗
相合而不自立异。 在佛教,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,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,以应化身权
假方便,生于尘世,与众生结缘。

知身是幻人无我
悟世非常色即空
注: <<金刚果论>>云:"菩萨之人,知身是幻,悟世无常,不惜身命,何况资财。但学
大乘佛之教法,名无我相"。

指点迷津归故土
留存习气润生田
注1:故土:即自家桑梓、本地风光、本来面目之意。禅宗常将自身心性比喻为故
乡。如<<五灯会元>>卷10云:"但识取自家桑梓,便能绍得家业,随处解脱"。
注2:留存习气:习气:又称烦恼习气、残习,略称习。一般指无明烦恼相续不断,长
期熏习而形成的余习,或指业行的潜在的影响力。如阿罗汉断烦恼而未断习气,还表现
出某些貌似烦恼的习气。又,天台宗有"扶习润生"(或作"誓扶习生")之说。 谓已断三
界见思惑而修菩萨道者,为生于世间度化众生,扶助残存的烦恼习气,以便自在受生。

指破迷津登觉路
看穿假象入空门
注1:假象:指吾人眼前所见之现象。在佛教中,现象即是假有。假,表示无实体。
注2:空门:(1) 观照诸法空相、万法本性为空的法门;(2)偏于空之法门,沉空滞寂
的偏激之见;(3)天台宗四门(有门,空门,亦有亦空门,非有非空门)之一,即以一切为无
实在性,以之比配通教;(4)佛教之通称,因佛教主要在于阐发空理,以此为入涅 之门。

无所从来何有相
得成于忍不生心(题<<金刚经>>)
注1:<<金刚经>>:全称<<金刚般若波罗蜜经>>。经中佛对须菩提说诸法无相,菩萨
应以无所住心,广修布施等六度及一切善法,发愿度尽一切众生。此经在北传佛教界流
传甚广。
注2:<<金刚经>>云:"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"。又云:"不应
以三十二相观如来"。又云:"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"。
注3:<<金刚经> >云:"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,持用布施。若复有人知一切
法无我,得成于忍,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"。又云:"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
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"。"得成于忍",意为得以成就无生法忍。"不生心",在此指
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心。

心色空虚成自在
根尘清净证圆通(题二十五圆通法门)
注:二十五圆通:<<楞严经> >中,诸菩萨、声闻证悟之二十五种方法。盖众生机缘
各有不同,故证得圆通的法门亦各有不同。二十五,指六尘、六根、六识及七大。如第
二十五圆通即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。

发起初心成正觉
证登十地入重玄
注1:<<华严经>>云:"发初心时,便成正觉"。
注2:十地:(1)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,分别为:欢喜
地、 离垢地、 发光地、焰慧地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
地。(2)亦指十地中的第十地。

证登初地大欢喜
识得本心真妙明
注1:初地:即菩萨十地中的初地,又作欢喜地。菩萨入此位,始见道获圣性,具证我
法二空,能自利利他,生大欢喜。
注2:本心:又作本身、本性。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。<<六祖坛经> >载:"(五)祖
知悟本性,谓惠能曰: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。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心,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
佛"。

五蕴皆空观自在
一心不乱见如来
注1:<<心经>>云:"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"。
注2:一心不乱:(1)专注一事,使心不散乱、不动摇。(2)以至诚心持诵阿弥陀佛名
号令心不散乱。<<阿弥陀佛> >云:"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
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乱, 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
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"。

八万法门行遍易
大千世界看穿难

众生如果信心发起
诸佛定然愿力加持
注1:发起:指物之初起,或指激扬鼓励他人。此外,发起信心之一念,称一念发起。
注2:愿力:又作本愿力,指本愿之力用。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
起誓愿之力用,于果位而得发愿成就。本愿,即因位所发救度众生之誓愿;力,即果上之
神力。
注3:加持:又译作所持、 护念。谓互相加入,彼此摄持。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,
保护众生,称为神变加持。又,密教认为大日如来以大悲大智随顺众生,佑助众生,称为
加;众生受持其大慈悲,称为持。 此解释与瑜伽之义相同,即如来三密与众生三业相互
感应,摄己入他,令众生成就种种妙果以期成佛,此称三密加持。

分炬与人,炬何曾息
取泉于井,泉未必枯(题布施波罗蜜)
注1:布施波罗蜜:梵语dana-paramita,又作檀那波罗蜜,六波罗蜜之一。有财施、
法施、无畏施三种,能对治悭贪,消除贫穷。
注2:<<四十二章经>>云:"佛言:睹人施道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。沙门问曰:此福尽
乎?佛言:譬如一炬之火,数百千人,各人炬来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"。
注3:<<萨迦格言>>云:"智者要想积累财富,只有施舍才能保住;要想井水经常充盈,
只有汲取才是门路"。

微妙法门,无文字相
幽玄旨趣,离口头禅(题禅宗)
注1:禅宗认为悟之内容,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达, 必须从师心直接传予弟子心,称为
"以心印心","不立文字"。禅宗称拘泥于文字之学问,而无真修实行者,为"文字法师"、
"文字人"。
注2:口头禅:(1)禅宗谓不明禅理,仅袭取禅宗之常用语以资谈助者,亦即口头上空
说禅理而不真实下功夫修持者。(2)现通常指言谈之间挂在口头的习惯用语。

以戒为师,不依人也
执言谤佛,能会意乎
注1:佛教有四依四不依之说,<<涅 经.四依品>>云:"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
智不不依识,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"。
注2:<<金刚经>>云:"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"。又,<<大
乘集菩萨学论>>云:"于如来教,唯文字想,而无入解,皆名谤法"。

信愿不坚,遇缘则退
解行相应,即事而真
注1:退:又称退转,退失,退堕。 于求佛道之中途,退失菩提心;或退失已证得之行
位。妨碍佛道之修行,或使行位退转之障碍恶缘等,称退缘。
注2:解行相应:解行,即智解与修行。 理解教理与实践躬行,这是学佛的双轨或双
翼,缺一不可。这二者相因相资,即是解行相应;又称解行具足。<<楞严经> >云:"虽有
多闻,若不修行,与不闻等,如人说食,终不得饱"。
注3:即事而真:又作触事而真。 谓此现象变幻的世界,即是真理的显现;此生灭差
别现象之事相,即为常住平等之真理。

权显神通,不提正印
严持戒律,以续法流
注:印光大师曰:"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,一旦显示神通,当即去世示寂,以免又增烦
恼耳。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,令人疑信不决,方可"。 南怀瑾<<禅海蠡测>>云:"故
禅门宗师,或有以神通示迹者,必故示狂颠,不提持正印。 荷担慧命者,则不言通,以平
实为人,作人天表率"。
注2:正印:禅宗称佛之心印为正印。心印即是以心性来印持、印证真理。

化导顽愚,非由苦口
弃除贪著,即是婆心

以平常心,寻求真实
于凡俗处,辨别正邪

举一心深入为宗旨
照万法圆融如镜灯(题嵌<<宗镜录>>)
注:<<宗镜录>>:宋代永明延寿编著。全书凡100卷,立论重在顿悟、圆修,所谓"禅
尊达摩,教尊贤首"。即以华严经义统一诸教宗,与禅融通,将禅宗建立在经教理论的基
础上。其中心宗旨如序言中所言,是"举一心为宗,照万法如镜",故称"宗镜"。

外息诸缘,心如墙壁
内观自性,念住廓然(题嵌禅宗"壁观"法门)
注1:"壁观":(1) 面壁静观之意。菩提达摩因在少林寺面壁坐禅,时人不解而称之
为"壁观婆罗门"。(2)指一意禅观,身心如墙壁,寂静不动,一切妄想不能侵入。达摩所
传禅法即心如壁立。达摩云:"汝但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"。壁观法
门的修禅方法为:"凝住壁观,无自无他,凡圣等一;坚住不移,更不随于文教,此即与理
冥符,无有分别,寂然无为"。
注2:廓然:心中了无滞碍、空阔静寂,有如万里无云的晴空。梁武帝问道于达摩时
说:"如何是圣谛第一义?"达摩回答说: "廓然无圣"。廓然无圣,即心灵晴空一片,不作
凡圣分别之想。

不发出离,难生悲愿
欲求安隐,常住净行
注1:安隐:又作安稳。指安乐、恬静平和,不为任何烦恼所惑的境界。被视为大福
祉。
注2:净行:清净的、不染污的行为。与梵行之义相近。<<法句经>>云:"务须自戒,
自躬反省,以此保己身不尘。深思者可至安乐也"。<<佛遗教经>>云:"欲求寂静、无为
安乐,当离愦闹,独处闲居"。

欲断尘缘,先除断见
不空世法,但要空心
注1:尘缘: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,因六尘乃心之所缘,能染污心性,故称尘缘。
注2:世法:世谛之法。即世间之法、由因缘所生之法、可毁坏之法。
注3:空心:(1)指观察空理之心;(2)指否定因果之理而执著于空见之心。联中之义
为前者。
注4:<<华严经>>云:"一切世间法,皆是佛法"。 <<法华经>>云:"一切治生产业,皆
与实相不相违背"。又,古德云:"愚人除境不除心,智者除心不除境"。

小法大乘,玄门遍入
显传密授,佛力难思(题佛教诸宗乘)
注1:宗乘:各宗所弘之宗义。宗,指所崇尚之主旨、义趣。通常将尊信同一教义之
团体,称为宗。乘,意为车、运载物,如大乘、小乘等,能乘之而达目的地。乘作为名词,
原读作sheng,现多从俗读作cheng,均可。
注2:显传密授:即指显密二教,又称显密、显露秘密。文字上明确说出教法者,称
显教;若秘密说,不可由表面得知者,称密教。
注3:佛力:佛之力用。即佛之智力、方便力、愿力等。<<法华经.方便品>>云:"佛
力无所畏,解脱诸三昧,及佛诸余法,无能测度者"。
注4:难思:(1) 又作难思议、不思议、不可思议,略称难思。指言说思虑所不能及
之境界。谓佛法广大深远难以思议。(2) 难思议亦系对佛之尊称,乃赞叹佛德之深妙。
(3)难思议亦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。

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
若离妄想,即得真心
注1:智旭<<佛说四十二章经解> >云:"但除垢染即成清净。所谓但尽凡情,别无圣
解。但有去翳法,别无与明法也"。
注2:<<华严经>>载: 释迦牟尼忽睹明星,廓然大悟,即成无上正觉。叹曰:"奇哉!
一切众生,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。若离妄想,一切智、无师智、
自然智,即得现前"。

修定当初,犹迷影像
参玄到底,迥脱根尘
注1:南怀瑾<<禅海蠡测>>云:"若在禅定过程境中,心身内外,发现种种幻相之光,
即为念力未定,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,摩荡发光,统为幻相。禅宗名为`光影门头'、`弄
识神影子'。......若一著此等,即成魔事,被幻觉错觉所转,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
矣"。 又云:"故知一切幻境,皆是虚妄,不可取著。不但幻境不可取,即定境现前,亦不
可取。如有定相,亦在一切凡所有相,即皆在虚妄之中"。
注2:参玄:指参究修学佛法之玄旨。
注3:百丈怀海禅师曰:" 灵光独耀,迥脱根尘。体露真常,不拘文字。心性无染,本
自圆成。但离妄缘,即如如佛"。

天女散花,禅心不乱
羚羊挂角,悟迹难寻

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
妙深境界,向不可言
注1:<<楞严经>>云:"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"。<<摩诃般若经>>云:"无所得,即是得,
以是得,无所得"。又云:"知一切法不可得故,具足般若波罗密。"
注2:<<胜天王般若经>>云:"当知真如深妙,但唯智知,非言之能说,何以故?诸法真
如过诸文字,离语言之境,一切语业不能行故"。<<法华经>>云:"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言
宣"。

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,欢迎指正。挑错
精华文章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