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觉悟网 > 百科 > 佛经典籍 > 正文内容

瑜伽师地论

佛经典籍  时间:2023-06-15   作者: 觉悟网  来源: 网络  点击:    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

  《瑜伽师地论》(梵文:Yogācāra-bhūmi-ā stra),系印度佛教论书。又称《瑜伽论 》、《十七地论》,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,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最大原因。瑜伽师地,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(十七地),故亦称《十七地论》。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,无著记录。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。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,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。

渊源

瑜伽师地论
瑜伽师地论

  本论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在古印度,相传乃无著菩萨夜升兜率天弥勒内院,听闻弥勒菩萨说法,返回人间后,再为大众演说,并成纪录。

瑜伽师地论经东密石碑结印

  石碑护身符是密宗佛教和南传佛教常用的符咒、经文储藏器物。将符咒储藏后可以随身携带。如同转经轮,方便生活中一边劳作一边做佛教功课。而且密宗佛教认为,诵念时因为受到各地方言影响,容易出现发音不准的情况,所以一般人佩戴瑜伽师地论的石碑护身符是非常好的事情。可以起到最大的功效

  瑜伽师地论石碑护身符组成方法解析

  (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影子石),象征本尊之智慧,属于禅定波罗蜜多,能除傲慢心

  (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蜜蜡石),象征本尊之慈心,属于忍辱波罗蜜多,能除嫉妒心。

  (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橘子石),象征本尊之身、口、意、事业、功德,能除贪心。

  (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玫瑰石),象征本尊之大乐,属于布施波罗蜜多,能除痴心。

  (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红竹石),象征本尊之大乐,属于布施波罗蜜多,能除吝啬心。

  (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樱花石),象征本尊之悲心,属于精进波罗蜜多,能除瞋心。

  以“影子石、蜜蜡石、橘子石、玫瑰石、红竹石、樱花石”组成的石碑护身符就是瑜伽师地论。而这些石头组成顺序就叫做结樱

译本

  唐玄奘译。100卷。但在玄奘以前,已有北凉昙无谶译《菩萨地持经》10卷(相当于奘译本35~50卷前半《本地分·菩萨地》,近年来发现有和阗文译本残篇)及《菩萨戒本》1卷(相当于奘译本40~41卷);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《菩萨善戒经》9卷(相当于奘译本《本地分·菩萨地》,和《地持经》相仿,但另有序品)和《优婆塞五戒威仪经》1卷(为《菩萨戒本》的异译);陈真谛译《十七地论》5卷(相当于奘译本第1~3卷,已佚),《决定藏论》3卷(相当于奘译本50~54卷)等几种译本行世。

  此论梵本菩萨地部分,1930~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行。1936年印度罗睺罗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此论,录写归樱经校订,于1957年由加尔各答大学部分刊行。藏文有题名为《瑜伽行地》译本,分为前十二地(26卷)、声闻地(20卷)、菩萨地(22卷)、摄决择(43卷)、摄事(22卷)、摄调伏、摄异门、摄释(以上三部分不分卷)等八部分。收在丹珠尔中。

藏传译本

  藏文译本题为《瑜伽行地》,无著造。全本共分八个部分,分别为前十二地(二十六卷)、声闻地(二十卷)、菩萨地(二十二卷)、摄决择(四十三卷)、摄事(二十二卷)、摄调伏、摄异门、摄释(都不分卷。。收在《西藏大藏经》〈丹珠尔〉中。此译本纳入藏文大藏经的丹珠尔部。

结构组成

  就奘译本而言,主要由以下五分组成:

  《本地分》,1 ~ 50卷。释十七地瑜伽禅观境界,内容可以归纳为境、行、果三相。 《摄抉择分》,51 ~ 80卷。释本地分之十七地的深隐要义。 《摄释分》,81 ~ 82卷。释十七地有关诸经,特别是《阿含经》的说法和仪则。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,次明解经的六义。 《摄异门分》,83 ~ 84卷。释十七地有关诸经,特别是《阿含经》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。 《摄事分》,85 ~ 100卷。释十七地有关三藏,特别是《杂阿含经》等众多要义,初明契经事,次明调伏事,后明本母事。 五分中以《本地分》为中心所在,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。 主旨为揭示根本心识(阿赖耶识)总持眼耳等六识及所知境界的作用,禅观渐进的各种境界及修习所得果位,借分析名相,斥有无二见而使人悟入中道;其余四分只是《本地分》的补充说明。

  五分的内容及相互关系。欧阳竟无在《瑜伽师地论叙》中说:

  云何《瑜伽》五分耶?三乘根本,有十七地以为宗要。摄文义尽曰本地分,释地中不尽要义曰抉择分,释地中诸经说解仪则曰释分,释地中诸经名义别异曰异门分,释地中三藏众要事义曰事分。初一是论,故称地论。后四为释,释不名地,摄故名分,曰《瑜伽》五分。

内容

  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——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;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,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。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,最后加以排斥,从而使人悟入中道。全书分五部分:①本地分(1~50卷)。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,即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、有寻有伺地、无寻唯伺地、无寻无伺地、三摩呬多地、非三摩呬多地、有心地、无心地、闻所成地、思所成地、修所成地、声闻地、独觉地、菩萨地、有余依地、无余依地;②摄决择分(50~80卷)。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;③摄释分(81~82卷)。释十七地有关诸经,特别是《阿含经》的说法和仪则。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,次明解经的六义;④摄异门分(83~84卷)。释十七地有关诸经,特别是《阿含经》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;⑤摄事分(85~100卷)。释十七地有关三藏,特别是《杂阿含经》等众多要义。初明契经事,次明调伏事,后明本母事。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,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。

内容提要

  根据五分内容排列顺序,依次提要如下:

  一、本地分(1 ~ 50卷)

  此分共有十七地,即: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、有寻有伺地、无寻唯伺地、无寻无伺地、三摩呬多地、非三摩呬多地、有心地、无心地、闻所成地、思所成地、修所成地、声闻地、独觉地、菩萨地、有余依地、无余依地,内容可以归纳为境、行、果三相。

  欧阳竟无在《瑜伽师地论叙》中认为:

  境摄九地,五识及意曰境体,一切皆以识为体故;寻伺三地曰境相,上下粗细别故;等引及非、有心无心曰境用,定散隐显别故。行摄六地,闻思修三曰通行,三慧修行被一切故;声闻、缘觉、菩萨曰别行,随机修法成自乘故。果摄二地,有余、无余是曰通果,自性、无住别惟被大,此不诠别,惟普被故。

  欧阳氏以境概括九地,值得商榷。在九地中,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、有寻有伺等三地,可以说是境体和境相。然而,三摩呬多地及非三摩呬多地,是辨别修学禅定的差别,怎能说是境呢?因此,摄在行中较妥。?

  『境』

  境摄七地:谓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、有寻有伺地、无寻唯伺地、无寻无伺地、有心地、无心地。

  「五识身相应地」、「意地」:各从自性(各自体性)、所依(生起的依赖条件)、所缘(所缘的境界)、助伴(各各相应的心所)、作业(业用)五方面来辨别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识(恒行意)、阿赖耶识。其中,意地包括意识、末那识、阿赖耶识,因为它们都以意根为生起所依。五识身相应地、意地反映了初期的唯识思想。其理论特点是:一、诸识及心所各有自体,论中建立了八识五十三心所。二、以第七识为恒行意,尚未提到末那一词。三、种子本有。四、一切色境虽由种子所生,但各有相对独立的自体,未达到唯识为体的程度。此外,这二地还详说有情生死、世界成坏及法相差别等问题。

  「有寻有伺地」、「无寻唯伺地」、「无寻无伺地」等三地,分为五门叙说:

  界施设建立:由数(三界)、处(三界处在)、有情量(有情身量高低)、有情寿(寿命长短)、有情受用(苦乐、饮食、淫欲之受用)、生(三种欲生及三种乐生)、自体(四种不同的所得自体)、因缘果八相组成。 相施设建立:由寻伺体性、行相、等起、差别、抉择、流转七相组成。 如理作意施设建立:由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、事、求、受用、正行、声闻乘资粮方便、独觉乘资粮方便、波罗蜜多引发方便八相组成。 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:广辨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差别,是研究古代印度哲学的重要资料。 杂施设建立:此明三种杂染,谓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。? 「有心地」和「无心地」:从五方面辨别有心与无心的不同。

  『行』

  从三摩呬多地到菩萨地,这八地的内容是说明行法。

  「三摩呬多地」:三摩呬多,汉译等引,指行者静坐时远离昏沉、掉举所引发的胜定,并说明静虑的种种差别、安心、作意及修习静虑的注意事项、方法等。

  「非三摩呬多地」:本论列举十二种相说明它的特征。

  「闻所成地」:广辨五明,一、内明处,二、医方明处,三、因明处,四、声明处,五、工巧明处。五明概括了世、出世间一切知识,作为菩萨必须学习并精通,才能广济群生。

  「思所成地」:如何如理思维、观察诸法。?

  「修所成地」:叙述修行的条件及所得果实。由四处七支说明:一、修处所,为投生的处所及根身没有缺陷。二、修因缘,包括说法、闻法及正确的发心动机。三、修瑜伽,指出修习瑜伽种种能治、所治法。四、修果,由修习瑜伽得世、出世间的定慧果实。?

  「声闻地」:广明声闻种性发心、修行、得果的一切。?

  「独觉地」:由五相说明,一、独觉种性,二、独觉道(修行的方法),三、独觉习(证果的方法),四、独觉住(身心安住处),五、独觉行(自利利他的行为)。

  「菩萨地」:广明菩萨种性发心、修行、得果的种种。论中用持、相、分、增上意乐、注生、摄受、地、行、建立十法予以概括说明。十法又归纳为四处:初持瑜伽处,有“种性”等十八品。第二随法瑜伽处,有《相品》、《分品》、《增上意乐品》、《住品》。第三持究竟瑜伽处,有《生品》、《摄受品》、《地品》、《行品》、《建立品》。第四持次第瑜伽处,有《正发菩提心品》。?

  初持瑜伽处:说明菩萨的种性(为成就佛果的依因,在五种性中最为殊胜),菩萨的发心(发心的自性、行相、所缘、功德、最胜),菩萨应该具备的六种知识(自利、利他的途径,世、出世间的真理,请佛菩萨的威力,成就有情的方法,自我圆成佛果的道路,无上佛果的妙境),菩萨的修学法门(六度、四摄、供养三宝、亲近善知识、修四无量、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种种利乐有情功德事)。?

  第二持法瑜伽处:

  《相品》说明菩萨具备的五大特征,一、哀悯,二、爱语,三、勇猛,四、舒手惠施,五、能解甚深入理密意。 《处分品》:说明速证佛果的四种法门,一、善修事业(六度行门),二、方便善巧(于十二处具足方便善巧,能作自他义利),三、饶益于他(依四摄法门),四、无倒回向(所修法门能回向无上菩提)。? 《增上意乐品》:指出菩萨对有情应有的态度,如七相怜悯,十五种增上意乐,十事应知。 《住品》:菩萨发心行菩萨道的十二种住,及其特征、修习时间和所断惑障等。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:

  《生品》辨别菩萨受生形式及动机,有五种不同,一、为除众生灾患而生,二、随着有情种类受生,三、所感殊胜正报生,四、所感殊胜依报生,五、最后生。? 《摄受品》:摄受有情的六种方法。? 《地品》:随前十三住建立七地,一、种性地(种性住),二、胜解行地(胜解行住),三、净胜意乐地(极欢喜住),四、行正行地(增上戒注增上心注三种增上慧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),五、决定地(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),六、决定行地(无碍解住),七、究竟住(最上成满菩萨注如来住)。上述七地反映了菩萨修行的过程。 《行品》:总括一切菩萨地的行门为四种,一、十波罗蜜多行,二、菩提分法行,三、神通行,四、成熟有情行。 《建立品》:叙述诸佛具有一百四十种不共法,谓三十二大丈夫相、八十随好、四一切种清净、十力、四无畏、三念住三不护、大悲、无忘失法、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等。同时说明诸佛感得一百四十不共法的因缘。?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:《发正等菩提心品》,阐述菩萨修学次第。?

  『果』

  果摄二地,「有余依地」和「无余依地」,论中各以三相施设建立。

  二、摄抉择分(51 ~ 80卷)

  此分共有十六地(除缘觉地),十六地的名称同本地分,依次为:

  「五识身相应地」、「意地」(卷五十一至五十七):在八识中,着重谈了阿赖耶识,从八方面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,谓依止执受、最初生起、有明了性、有种子性、业用差别、身受差别、处无心定、命终时识。假如离开阿赖耶识,这八方面都无法成立。又以四相建立流转,谓阿赖耶识的所缘境界、相应心所与转识的依赖关系,诸识的同时俱起。一相建立还灭,谓阿赖耶识的转依。在法相方面,广辨种种不相应行法、五十一心所及六种善巧(蕴善巧、界善巧、处善巧、缘起善巧、处非处善巧、相善巧)。?

  「有寻有伺地」、「无寻唯伺地」、「无寻无伺地」等三地(卷五十八至六十一):在本地分的五门施设建立中,提出杂染施设建立,作进一步的说明。杂染有三,一、烦恼杂染:即烦恼的自体、烦恼的种类、烦恼的修断、烦恼的对治。二、业杂染:广明十不善业。三、生杂染:叙述三界有情及出世圣者种种受生差别,招感生死的原因,有情界中的种种痛苦,并指出做好国王的道理,和上中下士的不同。

  「三摩呬多地」(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):指出众生不能证得心一境性的原因,解释《随身念经》,二解脱(心解脱、慧解脱),眠缠,五种与定相违法(犯戒、无无间加行、无殷重加行、有沉没、他所扰恼),修定人有三种远离(住处远离、见远离、闻远离),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(忿、慢、欲贪、萨迦耶见、不能堪忍)等。

  「非三摩呬多地」(卷六十三中):说明不能入定的原因及对治方法。

  「有心地」(卷六十三中):用五相说明诸心差别,一、依世俗道理建立诸心差别,如前意地所说。二、依胜义道理建立诸心差别,概括诸识为阿赖耶识和转识两类。三、胜义道理建立能依差别,以阿赖耶识为所依,末那识为能依,并说明阿赖耶识、末那识、意识的含义和作用。四、胜义道理俱有差别,八识的俱不俱起。五、胜义道理建立染净差别,阿赖耶识、末那识在三性中的性质,与烦恼相应不相应,诸烦恼种的对治。?

  「无心地」(卷六十三下):阐明在缘缺、作意缺(心不在焉),未得(下界人未得上界定心)、相违(苦乐受不同时),断故(修道者已断的贪心),灭故(无想定、灭尽定),已生故,七种情况下心不得生。?

  「闻所成地」(卷六十四):内容有三,一是广辨皈依:考察皈依的对象、皈依的种类、能皈依者的资格、皈依者应具的正行、皈依者所能获得功德。二是由六种理门略释圣教:一、真义理门,二、证得理门,三、教导理门,四、远离三边理门,五、不可思议理门,六、意趣理门。三是造论六因:一、欲令法义当广流布,二、欲令种种信解有情,由此因缘能入正法,三、为令失设种种义门重开显故,四、为欲略摄广散义故,五、为欲显发甚深义故,六、欲以种种美妙言词生净信故。?

  「思所成地」(卷六十五至六十六):说有四种思议,一、事思议,二、有非有思议,三、因果思议,四、乘思议,特别说明如何如理思议诸法的假实有无。又各以五相建立有见、有漏、有染、世间、有为、所缘诸法差别。?

  「修所成地」(卷六十七上):十六种修行方式。

  「声闻地」(卷六十七至七十一):以五难成立无种性,辨十种声闻。引《月喻经》论证声闻人四种净妙法(具戒、具德、柔和、善法),指出比丘往信徒家要断除三种烦恼(结亲友家随烦恼、家悭随烦恼、有染心而行法施随烦恼)。解释《伐地迦经》所说的声闻人要对染净诸法善巧,应遍了知染净所依、杂染、清净三处。略说四谛法门,用摄等十三门抉择本地分律仪相应相,又以六十四门杂说境行果相。?

  「菩萨地」(卷七十二至八十上):本地分《发心品》、《自利利他品》都有抉择,叙述菩萨的十种发心,四种恒常随护心,九种正行,对五种有情众起邪行名无哀悯,五种无堪任性有情。《真实义品》,抉择诸法真实义,有五法三自性。五法:谓相、名、分别、真如、正智。先释辨体,再以诸门分别。三自性:一、遍计所执性,二、依他起性,三、圆成实性。论中以释名、辨体、差别、三性与五法关系,三性与三无性,依止、作用、有无、染净等方面分别三性。《威力品》、《成熟品》、《菩提品》、《力种性品》,以五因缘说明菩萨威德不可思议,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,大菩提五种相(自性、功能、加行、转、还),六相略摄如来功德(圆满、无垢、不动、无等、能作有情利益事业、功能)。《布施品》,以施、戒、见、心、语、智、垢七种清净,说明菩萨惠施乃能清净。《持戒品》,抉择三聚净戒?等。《菩?萨功德品》,指出有十种无颠倒道能证得一百四十种不共佛法,引《解深密经》除序品外的所有内容,论证大乘境行果的理论依据,证明大乘佛教是佛所说。?

  「有余依地」及「无余依地」(卷八十下):有离系等十四门,回答住有余依及无余依涅盘声闻人的境界。

  三、摄释分(81 ~ 82卷)

  此分分为十三门:

  一、契经体有二(文、义);

  二、释经方法有五(法、等起、义、释难、次第);

  三、契经文有六(名身、句身、字身、语、行相、机请);

  四、契经义有十(地义、相义、作意等义、依处义、过患义、胜利义、所治义、能治义、略义、广义);

  五、经教的形式有十二(契经、应颂、记别、讽颂、自说、缘起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、方广、未曾有、论议);

  六、等起有三(事、时、补特伽罗依处);

  七、义有二(总义、别义);

  八、释难有二(自设难、他设难);

  九、次第有三(圆满次第、解释次第、能成次第);

  十、法师十相(善于法义、能广宣说、具足无畏、言词善巧、善方便说、具足成就法随法行、威仪具足、勇猛精进、无有厌倦、具足忍力);十一、说者与听众(处五众中宣说八种言);

  十二、安住听者,令住恭敬,无倒听闻;

  十三、略广赞佛,谓讲经前必先称扬佛德。以上为说法者条件、说法时注意事项及经教知识,作为法师,如能具足通达这些道理,则能成就种种胜利。

  四、摄异门分(83 ~ 84卷)

  分为白品与黑品。

  白品(善法)用四偈说明,第一偈有师等八门,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门,第三偈有如来等十门,第四偈有欲等九门。

  黑品(不善法)用一偈说明,有生老死等十一门。?

  五、摄事分(85 ~ 100卷)

  抉择三藏众要义,一、契经事,二、毗奈耶事,三、摩怛理迦事。契经众要事义择摄,论曰:

  事契经者,谓四阿笈摩:一者杂阿笈摩,二者中阿笈摩,三者长阿笈摩,四者增一阿笈摩。杂阿笈摩者,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,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,蕴、界、处相应,缘起、食、谛相应,念注正断、神足、根、力、觉支、道支、出入息念、学、证净等相应。

  此中蕴等及其排列次序,正是这部分所阐述的内容,下面依次说明。

  1.行:行即是蕴,用十一偈说明。第一偈有界等十一门,第二偈有略教等十一门,第三偈有想行等十一门,第四偈有速通等十门,第五偈有因等六门,第六偈有断支等七门,第七偈有二品等十一门,第八偈有二智等四门,第九偈有诤等七门,第十偈有无厌等八门,第十一偈有少欲等十七门。

  2.处(十二处):用八偈说明。第一偈有安立等八门,第二偈有无智等十门,第三偈有道等八门,第四偈有离欲、未离欲等八门,第五偈有因同分等九门,第六偈有作缘等十二门,第七偈有上贪等十二门,第八偈有一住等十二门。

  3.缘起:用四偈说明。第一偈有立等九门,第二偈有异等七门,第三偈有触缘等八门,第四偈有有灭等六门。?

  4.食(四食):有一偈,以安立等五门说明。

  5.谛(四谛):有一偈,以如理等十二门说明。

  6.界(十八界):以四偈说明。第一偈有总义等四门,第二偈有三七界等八门,第三偈有诸受自性等八门,第四偈有受生起等六门。

  7.四念住:以四偈说明:第一偈有沙门等八门,第二偈有安立等九门,第三偈有先诸根等五门,第四偈有邪师等九门。

  8.四正断。?

  9.四神足:共有半偈,以勇等五门说明。?

  10.五根:有一偈,以安立等四门说明。

  11.五力:有一偈,以思择等六门说明。

  12.七觉支:有一偈,以立等七门说明。

  13.八正道:有一偈,以初内、外力等五门说明。

  14.出入息念:有一偈,以障随惑等九门说明。?

  15.三增上学:有一偈,以尊重尸罗等五门说明。

  16.证净等:有一偈,以安立等五门说明。?

  毗奈耶(律)事要义择摄( 卷九十九至一百上),有一偈,以利聚等十门说明。

  摩怛理迦(论)事要义择摄(卷一百下),用二偈说明:第一偈指出造论释名的方法。先略序事,叙述流转、杂染二十二事,还灭清净十九事。后广辨,以异门等四门广辨其相。第二偈有聚等六门,又十八门,略述摩怛理迦所有宗要。以上诸门摄尽三藏众要事义,故称摄事分。?

  今人吕澄先生的《杂阿含经刊定记》,认为抉择契经的摩怛理迦(本母),是依《杂阿含经》的次第而造的。印顺法师有《杂阿含经论合编》,将摄事分与《杂阿含经》作了对照合刊,可知,摄事分与《杂阿含经》渊源有自。?

  从以上提要,可以发现《瑜伽师地论》五分内容的组织关系。本地分通说十七地,摄抉择分进一步抉择十七地的深奥道理。此二分是所说,使人明了诸法事理。摄释分辨明讲经方法和诸经仪则,是能说的方式。连同前二分共为所说内容及能说方法,是一般的通说。摄异门分解释诸法名义,会通各种异说。上面四分阐明所诠教法,摄事分特明能诠的三藏,显示能诠与所诠的不同。

注疏

  印度注释中最古的一种为最胜子等撰,有汉、藏两种译本。汉译《瑜伽师地论释》1卷,简称《瑜伽论释》,唐玄奘译。现存藏译本有《菩萨地释》,德光撰,燃灯吉祥智、戒胜同译;《菩萨戒品释》,德光撰,慧铠、智军同译;《菩萨戒品广释》,胜子撰,慧铠、智军同译;《菩萨地释》,海云撰,寂贤、戒胜同译。

印度注疏

  印度注疏中最古的一种为最胜子等撰,有汉、藏两种译本。

  汉译《瑜伽师地论释》1卷,简称《瑜伽论释》,唐玄奘译。

  现存藏译本有《菩萨地释》,德光撰,燃灯吉祥智、戒胜同译;《菩萨戒品释》,德光撰,慧铠、智军同译;《菩萨戒品广释》,胜子撰,慧铠、智军同译;《菩萨地释》,海云撰,寂贤、戒胜同译。

中国注疏

  现存有唐窥基撰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16卷(为第1~66卷的注释)、《瑜伽论劫章颂》1卷(为七言颂),遁论集撰《瑜伽论记》48卷,清素撰《瑜伽师地论义演》40卷。另有敦煌本《瑜伽师地论分门记》(已印出6卷)和《瑜伽论手记》(已印出4卷),均为唐法成讲述,听者笔记而成。近代有欧阳竟无撰《瑜伽师地论叙》2卷。此外,尚有20~30种注释已散佚。

(0)
0%
(0)
0%
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,欢迎指正。挑错
精华文章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