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觉悟网 > 寺院 > 四川寺院 > 正文内容

乐山凌云寺(2)

四川寺院  时间:2021-01-11   作者: 未知  来源: 网络  点击:    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

  寺前的广埸低处,是一座莲池,小桥流水风景甚佳。据慧皆法师介绍,二、三十年前,寺前树木尚未高参,在寺门可远眺元朗屯门的山水,时人称“小西湖”。现今犹可于树从掩映中,见远处景色,大有置身于人间仟境的空录感觉。据寺门前所立的碑记以及《明史——何真传》等的记载:洪武廿九年(1396)年,邓洪义因其弟被妻舅家所累,要遣戍辽东,邓洪义冒弟名代其远戍。几年後在放还途中行乞至江南,被陈氏家族收容为家塾教师,并与其养女黄氏成婚。三年後邓洪义病逝,黄氏带领其子邓鋗护丧归锦田。原居於锦田的邓洪义三位儿子亦善待黄氏。翌年,邓鋗逝世,黄氏痛不欲生,为此,几兄弟在明宣德年间(1426-1435年)为庶母筑建凌云静室,并设洪义木主在室内,以使黄氏於静室中安渡晚年。

 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、大雄殿、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,丹墙碧瓦,绿树掩映。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,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。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,皤腹欢颜,俗称“大肚罗汉”。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,攒眉怒目,威武雄壮。天王殿后为韦驮殿,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。穿过天王殿,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,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。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(今身、 应身、报身),造型优美,神态庄重。两旁分列十八罗汉,神形各异,栩栩如生。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,两边分列文殊、普贤、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,是明代以前的作品。

 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,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,于1930年新建。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,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。楼下新辟“海师堂”,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、章仇兼琼、韦皋的全身像,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。 是时适香港各地小型精舍、茅蓬等渐多,内地出家男女众到港参学或居留者不少,妙参法师住持的港岛中环士丹顿街延祥分院,经常客满。法师有感于香港未有十方从林之设,更默察港地女众信佛者比其它地方为多,于是发愿辨女众从林,化凌云寺为十方道埸。凌云寺重建落成,在妙参法师主持下,严守从林规制,不久更集众传戒,先后挂褡进林者不少,开香港传戒之先河。据资料载,凌云寺的丛林规制依镇江金山寺的律仪,除晨昏二课,并聚众于禅堂坐香谈禅,其余时间念佛静修,寺内经常开讲经教。至1932年,妙能法师的法徒智修、喜修两比丘尼更在寺旁另盖建筑物并成立戒堂,毅然接受宝华山的的戒法,建凌云寺为律寺,接着,更成立凌云佛学研究社,提倡佛学,兴育法才。如今年内的凌云寺,虽不再传戒及开讲经教,但仍偶有法会。寺中女众以清修为主。每逢假日,村族中人及信众都来拜佛上香,浏览此清幽胜境,足可涤洁心灵。

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,欢迎指正,以利弘法,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。挑错
精华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