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觉悟网 > 寺院 > 四川寺院 > 正文内容

广元皇泽寺(8)

四川寺院  时间:2021-01-11   作者: 未知  来源: 网络  点击:    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


 

\

 四川广元皇泽寺
 

  寺院文物

  宋墓浮雕石刻

  在皇泽寺馆藏文物中,一组宋墓浮雕石刻无疑是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。这批于1974—1980年间从广元城四周坝子宋墓中出土的浮雕石刻共24块。每块长2米,宽0。8米,均系本地黄砂岩石刻成。根据墓内清理出来的买地卷记载:制作年代当为南宋时期,最晚的一座宋墓距今已有780余年了。

  经过文物工作者精心修葺后,镶嵌在总长28米,高4米,厚0。8米的照壁上。分成《四宿神兽图》、《戏剧演出图》、《大典演奏图》、《男女武士图》、《孝行故事图》、《墓主生活图》、《花卉图》等七大类。供游人观赏。

  《四宿神兽图》中,有青龙(东)、白虎(西)、朱雀(南)、玄武(北)四兽。相传为威镇四方,避邪荣昌之神兽。

  《戏剧演出图》和《大曲演奏图》共七幅,图中男伎身着圆领长衫系腰带,头戴软帽或硬翅冠。正手舞足蹈表演着;女伎或挽发髻或扎小辫,或罩长披或着短衫,手执擅板,横笛、竖箫、芦笙、唢呐、三弦、手鼓,腰鼓、扁鼓,马锣、桶鼓等站立演奏着。个个形态各异,生动风趣。《男女武士图》中,人像高约1。45—1。51米,男武士戴头盔,穿虎头铠,手执长钺,浓眉亮目,威武而怒。女武士头戴女冠,身着软甲战袍,手执长钺,眉目传神,肃穆端庄。在我国宋墓出土中尚属唯一发现。

  《孝行故事图》中,共有五幅,均取材于二十四孝中的“王祥卧冰”,“孟忠哭笋”,“乔庄打柴”,“董永别妻“,“扼虎救父”等孝行故事,意在宣扬孝道,弘扬传统。

  《墓主生活图》中,有抬轿图,椅轿图,牵马图,庖厨图,夜梦图,念佛图,焚香图等,其中《庖厨图》两幅。有一图中有女仆二人,一女挑水,一女坐灶前用竹筒吹火,灶边有柴禾,锅上放蒸笼六格,生动传神;特别令人见之不忘的是那幅《飞壶酌酒侍宴图》,在一张辅有桌围的桌子上,置执壶、瓜果、食盒等,但无侍者,酒壶悬空,似有“隐身人”在酌酒于杯似的。构思奇巧,引人妙思。

  此外在《花卉图》中,系石刻牡丹、芍药、莲花,显示墓主的高雅和富贵,极具象征意义。

  总之,这批宋墓石刻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而且也是今人研究宋代社会风俗、文化艺术、宗教传统,道德理念等最宝贵的实物资料。

  蚕桑十二事图碑

  清代嘉庆年间,广元有一县今名曾逢吉。此人乃湖北京山人氏,举人出身,清嘉庆十七年(公元1812年),以军功授昭化县令。赴任后深入民间探索富民之道,号召县民植桑养蚕,颇有政绩。逐渐得出植桑养蚕致富之理。四年后调任广元县令,仍一如既往地倡导栽桑养蚕,并对全县每株桑树遂一造册登记,颁行只能增植,缺一补一,严禁砍伐的县规。在他的苦心经营下,广元县境内所有道路两旁皆桑树成荫,绿色夹道。清道光七(公元1827)年,曾逢吉升任松潘知州,临行前,赶绘了这套极似连环画的石刻《蚕桑十二图》碑,告诫当地百姓及继任县令不要荒废了植桑养蚕造福百姓的事业。

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,欢迎指正,以利弘法,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。挑错
精华文章